1、貧血的原因很多,應仔細檢查病因才能對癥下藥,不要自己隨便吃“補血藥”。 2、貧血病人不可偏食,注意經常進食含鐵及葉酸豐富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蛋、肉、魚類、水果等。 3、小兒生長發育期和婦女妊娠期、哺乳期時,造血物質需要量大,應加強營養。如食物補充不夠,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鐵劑和葉酸。 4、月經量過多的婦女要及時補充鐵劑,應查明有無婦科疾病,先要治好婦科疾病,堵住出血漏洞,貧血才能恢復。有痔瘡出血或鉤蟲病的病人,應及時治療,否則長期慢性出血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5、胃、小腸手術后病人,慢性胃炎胃酸減少者會引起造血因子缺乏而造成貧血,應注意檢查。如發現貧血者應積極治療。 6、老年人發生貧血一定要去醫院查清病因,以防遺漏腫瘤性疾病 缺鐵性貧血 1、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腰、肚等動物內臟和血、蛋、肉類、豆類、海帶、紫菜、木耳,以及杏干、葡萄干、紅棗等干果或綠葉蔬菜,紅糖等;每日應保證充足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C;合理安排飲食內容和餐次、保證攝取足夠的營養。 2、輕度貧血,癥狀輕微者,可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以不感勞累為度。 3、注射鐵劑部位宜深且要經常更換,必要時局部進行熱敷。少數患者可出現局部疼痛和面部潮紅、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用藥后如有尿頻、尿急等不良反應,應多飲水。 4、硫酸亞鐵宜在飯后服用,可減少胃腸道反應??诜?/span>10%枸椽酸鐵銨溶液時,最好用吸管吸入咽下。服藥時忌服濃茶,因茶葉中鞣酸能使鐵鹽沉淀,妨礙鐵的吸收。服用鐵劑后,大便會變黑,這是正常的,囑病人不必驚慌。 5、如口服鐵劑3周,網織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無明顯增加,應追查原因。 溶血性貧血 1、雖然貧血可以用輸血來治療,但溶血性貧血的病人不能隨便輸血,這一點病人自己應該了解并告訴尚未了解病情的醫務人員。 2、預防感冒,不宜過于勞累,以免誘發急性溶血。 3、部分溶血性貧血的患者不能吃阿斯匹林類、磺胺類等藥物,避免吃蠶豆(特別是新鮮的)。 4、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患者不宜吃酸的食物,避免在密閉的、空氣不好的房間睡覺。 5、自體免疫性溶血貧血一定要查清病因,以去除病根。 6、先天性溶血性貧血與遺傳有關,生育問題應咨詢于專家。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由各種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類貧血。 1、對長期接觸有害骨髓造血物質的工作者,加強衛生宣教,提高對工作環境危害的認識,遵守規章制度及勞動防護。定期檢查血象,有異常者按規定給予妥善安排。 2、預防感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涼。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時通風,少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注意口腔衛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潔,女病人注意會陰清潔。若出現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齦腫痛、紅腫等,應及時到醫院治療,以便早期處理。 3、預防出血 根據病情適當活動,活動時防止滑倒或外傷,以免傷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簽剔牙,進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齦受損。預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時涂油保護,禁止挖鼻孔,以免損傷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顏色,女病員注意月經量及時間。若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4、生活照顧 飲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過冷、過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鮮品。宜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規律,情緒穩定,適當活動,避免勞累。避免接觸有害物質、輻射及服用對骨髓有影響的藥物,如氯霉素、磺胺藥、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貧血、出血較重時,要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必要時住院治療。 5、用藥注意 嚴格遵醫囑服藥,不能自行調整或減量。定期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