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報記者 王艷蓉
如果您關注自己的醫保賬戶就會發現,7月起,自己的醫保個人賬戶劃入的費用比上個月少了些。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從7月1日開始,我市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劃撥比例適當下調。下調后,全市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
為什么要下調?下調之后,參保人員的繳費和個人賬戶有什么變化?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調整前后個人賬戶的變化
據了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制度,是依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國發〔1998〕44號)建立的。其基本運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繳費標準。在職職工按個人工資總額的2%繳費,用人單位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8%繳費;退休人員個人、單位均不繳費。二是賬戶設置。職工醫?;鹩山y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兩部分構成。在職職工個人繳費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用于建立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金額全部由單位繳費部分劃入。三是支付范圍。統籌基金主要用于按規定比例支付參保人員的住院醫療費用、門診特殊病種醫療費用以及商業醫療補充保險的投保費用等,個人賬戶主要用于參保人員的普通門診就醫、購藥費用以及按規定比例應由個人支付的住院醫療費用等。
本次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劃入比例調整,嚴格控制在國務院、省政府有關文件規定范圍內。按照現有參保人數、繳費標準、人員結構測算,調整后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將從原來占單位繳費的44%下降至30%。具體劃入比例根據不同年齡段仍然保持5個檔次,總體原則是向退休人員、高齡參保人員傾斜。51歲至法定退休年齡個賬比例為3.3%,70周歲人員以下退休人員個賬比例為4%,71歲以上人員個賬比例為4.5%,與周邊地市相比持平或略高。
本次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劃入比例調整后,全市參保職工個人賬戶每月劃入基金平均減少大約14元,年平均減少大約168元,而全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年可增加6600萬元,加上其它配套措施的到位,參保人員的統籌醫療保險待遇將得到進一步保障。
調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統籌基金的保障作用
為何要調整?此次調整依據何在?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業務管理科室工作人員介紹,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自2001年1月1日啟動,于2010年7月1日實施市級統籌。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中的有關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2001年10月,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文件規定,職工醫?;鸬膫€人賬戶劃入比例根據不同年齡段分為5個檔次,以參保人員繳費工資為基數,最低2.8%、最高5.8%。根據這一規定,2001年當年單位繳費總額中實際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為32.13%,符合國務院文件規定。但隨著此后參保人員結構變化,到2010年,單位繳費總額中實際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已上升到44%,高出國務院規定比例14個百分點。
十年后的今天,為何要做調整呢?“主要有三個原因。”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是近幾年來,我市參保人員老齡化不斷加劇,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比例(贍養比)從2001年2.91:1下降至 2010年2.03:1,市本級降至1.85:1(省定贍養比風險底線2.5:1),統籌基金方面壓力增大。二是調整前個人賬戶劃入比例偏高,我市單位繳費劃入個人賬戶部分高于國家規定的比例,且在全省各地市中都是靠前的,與周邊經濟條件相仿地市比,我市也是較高的。到2010年,單位繳費總額中實際劃入個人賬戶的平均比例已上升到44%,高出國務院規定比例14個百分點。劃入個人賬戶比例逐年升高,統籌基金所占比例就逐年下降,必然導致職工醫保的統籌能力逐年減弱。如果不進行適當調整,預計到2012年上半年,市本級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的歷年累計結余將全部用完,參保職工住院醫療費用將無法得到及時報銷。三是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問題。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大大超過統籌基金增長幅度,這也是導致職工醫?;鸩豢爸刎摰囊淮笠蛩?,給醫?;鹪斐蓸O大的支出壓力。
上述原因綜合導致統籌能力下降,影響到參保職工大病重病治療費用的保障。“適當調整個人賬戶劃入比例,目的是將調整出的基金全部轉入統籌基金使用,以此增加統籌基金數量,用于確保參保人員大病重病住院、門診特殊病種治療費用的支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統籌基金的保障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來退休人員統籌基金支出占統籌基金總支出的比例都在74%以上,調整出來的統籌基金重點將用于保障退休人員住院、門診特殊病種醫療費用的及時足額支付。”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說。
調整個人賬戶劃入比例,只是我市根據情況變化,為進一步做好職工醫保工作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之一。據介紹,與此配套,我市還將通過加強基金征繳,改革住院醫療費用結算辦法,加強基金監督管理等措施,確保醫?;鹌胶膺\行,為全市參保職工提供有效的醫療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