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旦發生了會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除了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外,還要加強一些功能上的鍛煉,那么在鍛煉時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功能鍛煉以不感疲勞,骨折部不發生疼痛為度。 二、功能鍛煉要以恢復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中心。 三、功能鍛煉不能干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動。 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 特點:局部疼痛,患肢腫脹疼痛,骨折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 目的:功能鍛煉以促進局部血運,加強新陳代謝,去瘀生新,改善局部癥狀,防止肌肉萎縮,關節粘連。 方法:上臂骨折時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動,下肢骨折時做股四頭肌靜力收縮運動,原則上骨折部上下關節不活動,身體其它部位均應進行正?;顒?。 骨折中期:骨折后3-6周 特點:骨折局部癥狀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穩定,骨痂已形成。 目的:此期以主動運動為主,鍛煉肌肉的舒縮活動和關節活動范圍。 方法:繼續增強患肢肌肉舒縮活動;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的活動,并逐漸從被動到主動,可進一步擴大活動范圍,防止肌肉萎縮。 骨折后期:骨折后6-10周 特點:骨折臨近愈合后,又叫功能恢復期。 方法:應盡快恢復機體功能,鍛煉關節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勵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輕微工作,使關節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鍛煉;下肢扶拐者,應逐漸改為單拐,繼而棄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擺腿和旋轉動作,促進骨折的完全康復。
|